玄机门鬼谷术,嗣汉天师府 文章系统  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文章系统中医点这里查看更多其它 下一页

心病辨证

来源:网络 热度:977℃ 2020/2/2 15:04:52
 

心血虚

临床表现:心慌气短心脏剧烈跳动,失眠多梦,头晕眼花,健忘,心绪不宁,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,指甲苍白,四肢无力,唇舌色淡,脉细无力等。

病因:久病体虚,脾运不健或亡血失血之人。心血不足,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宁,甚至怔忡。

鉴别诊断:心慌气短心脏剧烈跳动,失眠多梦,面色苍白,指甲苍白,伴有血虚症状为辨证要点。

治法:补养心血,益气安神。

中成药:安神补心丸加十全大补丸。

方剂:当归、白芍、熟地、元肉、枣仁、五味子、百合、小麦、黄芪、党参、茯神、远志。


 

心气虚

临床表现:心慌气短,胸闷不适,自汗,神疲体倦,面色淡白,活动后病情加重,舌淡嫩白,苔白,脉细无力或结代。

病因:发汗、泻下太过,或劳心过度,心气耗损或年老脏气日衰、病后体虚所致。

鉴别诊断:心气不足,鼓动无力,故见心慌气短,脉细无力或结代,神疲体倦,心气不足,卫阳不固则自汗出。心气不足,气血不得上荣,故面色淡白。心气虚,中气不足,胸中气机不畅,故胸闷不适。

中成药:柏子养心丸。

方剂:养心汤加减黄芪、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酸枣仁、柏子仁、甘草。



心阴虚

临床表现:心烦,心慌气短,失眠多梦,颧红盗汗,心烦热、手足心热,形体消瘦,午后潮热,舌红少苔,尿赤便秘,脉细而数。有的会伴口舌生疮,发春梦

病因:久病体虚,思虑劳神太过,暗耗心阴;或因温热火邪,灼伤心阴;或情志不畅,或经常动气动火,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,则会耗伤心的阴液,内生虚热,影响心主血脉和藏神的功能,出现心阴虚证。以及现代医学的心律失常、神经官能症、贫血、甲状腺机能亢进、结核病等证候与疾病。

鉴别诊断:本证以心烦、心慌、失眠与阴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。阴液亏少,心失濡养,心动失常,故见心慌;心神失养,虚火扰神,神不守舍,则见心烦不宁、失眠、多梦;阴虚失润,故口燥咽干,形体消瘦;手足心热,午后潮热,盗汗,颧红,舌红少津,脉细数等,均为阴虚内热之象。

治法:滋阴养血。

中成药:天王补心丹,朱砂安神

方剂:(1)生地15克、玉竹10克、丹参10克、玄参10克、天冬10克、麦冬10克、五味子6克、远志10克、柏子仁10克、酸枣仁12克。

2)生地12克、当归10克、黄连6克、朱麦冬10克、柏子仁10克、酸枣仁12克、百合15克、莲子心10克、甘草6克。

注:若心火偏旺,口舌生疮,失眼心烦者,在基本方(2)加黄柏10元、砂仁6克、栀子10克、女贞子12克、太子参30克。若有腰竣乏力,口干咽燥者,加何首乌15克、女贞子12克、鳖甲15克、枸杞15克。若兼见盗汗严重者加丹皮10克、地骨皮12克清退虚热,加浮小麦20克、糯稻根15克。兼见血虚证见面色少华,头晕目眩,唇舌色淡者在基本方(1)中加熟地10克、阿胶珠12克、白芍10克以滋养阴血;若见心悸不宁,夜难入睡者酌加龙齿15克、夜交藤18克、合欢皮10克。烦扰不安者可酌加珍珠母24克、琥珀6克。


 

心阳虚

临床表现:心慌气短,心胸憋闷,胸痛,气喘,动则加重,疲乏力,畏寒喜暖,两脸紫红,自汗,舌淡胖滞黯或有瘀斑,或见肢体浮肿,苔白滑,脉象沉弱无力或促、结。严重者心阳暴脱可见口唇青紫,面色苍白,神志恍惚或昏迷,大汗淋漓,手脚冷,脉微欲绝。

病因:心阳虚是心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。心阳不足多系心气不足病情严重发展而来;亦可由于寒湿、痰饮之邪阻抑心阳;或素体阳虚,心阳不振;或思虑伤神,心气受损;或久病失养等所致。

鉴别诊断:心阳虚证。心慌气短,动则加重,神疲乏力,畏寒喜暖,舌淡胖,苔白滑,脉象沉弱。

治法:补心气,温心阳。

中成药:参桂胶囊,心宝丸,柏子养心丸。

方剂:桂枝甘草汤。肉桂12克、炒甘草6克,煎服。

鉴别诊断:心阳暴脱。大汗淋漓、手足发凉冷、神识模糊、脉微欲绝。严重者昏迷。

治法:回阳救逆。

中成药:

方剂:参附汤。人参30克、附子10克。【用法】先将生姜、大枣用水煎汤,去渣留汁,以汤代水煎煮人参、附子,取汁徐徐饮服。目前临床多只用人参、附子二药,水煎服。


 

寒凝心脉

临床表现:卒然心痛如绞,心痛彻背,喘不得卧,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,身体伴寒,或手足不温,冷汗自出,胸闷气短,心悸,面色苍白,苔薄白,脉沉紧或沉细。

病因:素体阳虚,胸阳不振,阴寒之邪乘虚而入,寒凝气滞,胸阳不振,血行不畅,心脉痹阻不通,而发本病。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。

鉴别诊断:卒然心痛如绞,心痛彻背,喘息不得平卧。

治法:辛温散寒,宣通心阳。

中成药:丹参片

方剂:桂枝、细辛、薤白、瓜萎、当归、芍药、甘草、枳实、厚朴、大枣。枳实薤白桂枝汤,当归四逆汤加减。



心阳不振

临床表现:心慌不安,胸闷气短,动则加重,面色苍白,身寒手脚肢冷,舌淡苔白,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。

病因:因体质虚弱、饮食劳倦、七情所伤、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,致心阳虚衰,血脉瘀滞,无以温养心神,故心悸不安,胸闷气短;阳气虚衰,无以温煦肢体,则形寒肢冷;舌淡苔白,脉虚弱或沉细无力为心阳不振之象。

治法:温补心阳,安神定悸

中成药:

方剂: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。



心血瘀阻

临床表现:心胸疼痛,如刺如绞,痛有定处,入夜加重,重者心痛彻背,背痛彻心,或痛引肩背,口、唇、爪甲青紫,舌质暗红,或有瘀点、瘀斑,可因暴怒、劳累而加重,脉弦涩,或结、代

病因:因久病体虚,思虑劳心过度,心之阳气不足以推动血液运行,则容易导致瘀血内阻、气机阻滞,而使心脉受阻出现心血瘀阻证。该证常因劳累、感受寒邪、痰湿内停,或情志变化而被诱发,或加重。

治法:活血化瘀,通脉止痛。

中成药:丹参片,芪血通络胶囊

方剂:(桃仁红花煎。红花、当归、桃仁、香附、延胡索、赤芍、川芎、乳香、丹参、青皮、生地)。另有,血府逐瘀汤、瓜蒌薤白半夏汤、枳实薤白桂枝汤桃仁红花煎加减。胸部窒闷不适,去生地,加沉香、檀香、降香利气宽胸。胸痛甚,加乳香、没药、五灵脂、蒲黄、三七粉等活血化瘀,通络定痛。兼气虚者,去青皮,加黄芪、党参、黄精补中益气。兼血虚者,加何首乌、枸杞子、熟地滋养阴血。兼阴虚者,加麦冬、玉竹、女贞子滋阴。兼阳虚者,加附子、肉桂、淫羊藿温补阳气。兼挟痰浊,而见胸满闷痛,苔浊腻者,加瓜蒌、薤白、半夏理气宽胸化痰。


 

气滞心胸

临床表现:心胸满闷,隐痛阵发,痛无定处,时而叹气,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,或兼有中上胀闷,得打嗝放屁则舒,苔薄或薄腻,脉细弦。

治法:疏肝理气,活血通络。

中成药:

方剂:(柴胡疏肝散加减。柴胡、枳壳、赤芍、香附、陈皮、川芎)。


 

痰浊闭阻

临床表现:胸闷重而心痛微,痰多气短,肢体沉重,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,伴有倦乏力,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,苔浊腻或白滑,脉滑。

病因:饮食不节,致脾胃损伤,运化失健,聚湿生痰,上犯心胸清旷之区,阻遏心阳,胸阳失展,气机不畅,心脉闭阻,故胸闷重而心痛微,痰多气短;脾胃损伤,伴有倦乏力,消化不良,便溏;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,苔浊腻或白滑,脉滑为痰闭阻之象。饮食不节,过食肥甘厚味,或嗜酒成癖。

鉴别诊断:胸闷重而心痛微,痰多气短,苔浊腻或白滑,脉滑。

治法:通阳泄浊,豁痰宣痹。

中成药:

方剂: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。(常用中药:瓜蒌、薤白、半夏、胆南星、竹茹、茯苓、甘草、石菖蒲、陈皮)。


 

痰迷心窍

临床表现:神情痴呆,意识模糊,或神情抑郁,表情淡漠,自语自言语言不清,举止失常。重者或突然昏仆,不省人事,口吐,喉有痰声。并见面色晦暗,胸闷,呕恶,舌苔白腻,脉滑等症。

病因:又称痰蒙心神,痰阻心窍。本证多因湿浊酿痰,阻遏气机;或因情志不遂,气郁生痰;或痰浊内盛,夹肝风内扰,致痰浊蒙蔽心神所致。

鉴别诊断:痰火扰心与痰迷心窍的区别。前者为实热,心烦失眠,狂躁妄动,重着打人毁物,力大常人,哭闹无常,舌尖红苔黄腻,脉滑数。

后者为寒痰,癫,神识痴呆,表情淡漠,喃喃自语,哭笑无常,舌苔白腻,脉缓或滑。

治法:涤痰开窍。

中成药:苏合香丸加味蛇胆陈皮片,癫狂龙虎丸。

方剂:导痰汤合苏合香丸。(常用中药:天冬,白前,厚朴,天麻,苏子,香兰,青皮,皂荚,川芎,紫菀,茯神,贝母,蝉蜕,木瓜)。


 

痰火扰心

临床表现:神志失常,甚至狂躁妄动,舌尖红苔黄腻,脉滑数。或见失眠心烦,痰多胸闷,头晕目,或见语言错乱,哭笑无常,分不清亲人,打人毁物,力大常人。

病因:指痰火上扰心神,火热痰浊引起神志错乱的病变。多因精神刺激,思虑郁怒,气郁化火炼液为痰,痰火内盛;或外感热邪,热灼液熬为痰,热痰内扰所引起。

鉴别诊断:痰火扰心与痰迷心窍的区别。前者为实热,心烦不寐,狂躁妄动,重着打人毁物,力大常人,哭闹无常,舌尖红苔黄腻,脉滑数。

后者为寒痰,癫,神识痴呆,表情淡漠,喃喃自语,哭笑无常,舌苔白腻,脉缓或滑。

治法:清热化痰,宁心安神。

中成药:癫痫康胶囊,滚痰丸。

方剂:(滚痰丸,贝母6g,白附子6g,枳实9g,菖蒲6g,胆星6g,僵蚕9g,朱茯神9g,远志6g,苦参9g)。黄连温胆汤、至宝丹等。


 

心火亢盛

临床表现:又称心火上炎。烦热,焦躁失眠,口舌糜烂疼痛,口渴喜,大便秘结、面色赤红,舌红苔黄,脉数有力或脉洪。有的会兼小便赤,涩,灼,痛或甚则烁伤肺阴而咯血、衄血,尿血,重者狂躁谵语,神志不清。

病因:情志之火内发,或因六淫内郁化火,或过食辛热,过服温补而致。

鉴别诊断:心火亢盛跟痰火扰心、痰迷心窍有相似之处,不同点在心火亢盛口舌糜烂疼痛,大便秘结、面色赤红,舌红苔黄,脉数有力或脉洪。或尿赤痛带血咯血、衄血等

治法:清心泻火,或兼凉血。

中成药:朱砂安神丸、安神剂

方剂:细木通10克,路路通10克,生地15克,全瓜蒌5克,丹参15克,郁金10克,茯神10克,炙甘草10克。

 

 


阅读全文

上一篇:

下一篇:肺病辨证

Copyright 2014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
联系方式QQ597969937 关于我们 在线留言 在线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清除痕迹
评论78人次(已核75条)
当前页面执行的时间:0.11秒